2021-06-28 南方都市報
日前,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就生豬生產供給形勢,回應南方都市報記者稱,預計全年生豬供應總體保持平穩。下半年傳統豬肉消費旺季,將有效提振消費。全國生豬產能已經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,預計價格的漲幅空間有限,趨向合理。
根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,全省21個地市生豬平均收購價格和白條肉出場價格,連續5個月持續走低,5月份進入了加速下跌期。
2018年下半年,非洲豬瘟爆發,重創生豬生產。據央視新聞報道,此輪“豬周期”產能跌到低谷時,生豬存欄同比減少四成,豬肉零售價格最高沖上59.6元/斤。進入2020年,非洲豬瘟疫情趨緩,政府支持和行業投資加碼,養豬盈利水平高企,生豬產能持續恢復。
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監測,2021年5月,全國生豬存欄量已相當于2017年年末的97.6%。“二師兄”爭相出欄,近期遭遇豬肉消費淡季。
今年前5個月,廣東省的生豬屠宰量同比增長了36.9%。官方對199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的監測數據顯示,6月11-18日,生豬屠宰量為71.51萬頭,是2020年同期的1.6倍以上。另外,生豬平均收購均價為18.51元/公斤,白條肉出廠價為24.81元/公斤,兩級豬肉市場的價格,均較去年同期下跌超過四成。
作為生豬銷售旺區,廣東省“開價”相對較高,外省的生豬出欄量恢復加速,調入動力大。官方數據披露,廣東省生豬自給率超過七成,每年主要從廣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江西等臨近省份調進生豬約1000萬頭。
人口大省布局生豬穩產保供
廣東省常住人口有1.26億,位居全國第一,人口凈流入量較大。省農業農村廳認為,隨著豬肉消費逐步回升,大中型企業將根據生豬價格調整生豬生產節奏。作為全國最大的生豬主銷地區之一,需密切關注省內生豬供應情況。
2020年以來,全省新建、改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1103個,主要分布在粵東西北地區。目前,已完工的養殖場達662個,達成生豬存欄298萬頭、能繁母豬存欄55萬頭。
“優化生豬產業結構布局,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、規?;?、生態化、工廠化、園區化。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方面表示,加快生豬產業轉型升級,將支持企業聯合農戶,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。
另外,廣東省還清理了一批小散亂屠宰場點。目前,全省在產生豬定點屠宰企業329家,較2019年初數量壓減了66%。
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計劃,近期進一步強化產業監測預警和宏觀調控,加強養殖技術宣傳培訓,引導養殖場戶提質增效,維護產業穩定有序發展。
日前,國家發改委對外發布了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,提示“提示養殖場(戶)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,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”。該通告稱,6月7-11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.88:1。
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印發了《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》。該預案按照近年來養殖成本收益變化情況,將生豬養殖盈虧平衡點對應的豬糧比價,由此前的5.5∶1-5.8∶1提高到7∶1,當豬糧比價處在7∶1-9∶1時,不進行預警,給市場自發調整留空間。
另外,前述預案還增加了“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”和“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”兩個預警指標。
抓好非洲豬瘟防控
非洲豬瘟疫情風險未除,豬市又不景氣,養殖端壓力增大。
“經歷過非洲豬瘟,養殖場都嚴防死守,投入的防疫成本高企,每頭生豬要花100-200元。”一名龍頭豬企人士稱。
2020年5月,農業農村部宣布,非洲豬瘟病毒在中國定殖,形成了較大污染面,疫情發生風險較高,稍有松懈或反彈擴散,建立健全常態化防控措施是必須。
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介紹,今年上半年,常態化推進非洲豬瘟防控,并結合本省實際,提早部署雨季疫病高發窗口期的防控工作。官方還組織開展打擊違法、違規調運生豬等行動,“有力確保上半年非洲豬瘟疫情形勢平穩,保障了生豬生產安全。”省農業農村廳表示。
5月份,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獸醫與屠宰管理處跟蹤監測了329家在產生豬定點屠宰企業,其無害化處理病害豬17772頭,環比上升36.53%
“這占當月總屠宰量0.58%,病害豬無害化處理量處于正常范圍。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分析稱,極端天氣導致了生豬運輸途中應激死亡增多。另外,從5月起,華中區、西南區等開始實施了生豬調運管控政策,監管趨嚴,節日期間道路交通擁堵,加長運輸時間,導致死豬增加。
今年以來,廣東省生豬屠宰量為929.61萬頭,較去年同期增長36.9%。因此,病害豬無害化處理量呈增長趨勢。近兩年監測數據顯示,夏季,該省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量占當月總屠宰量的月度比例,在0.40-0.67%之間波動。
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披露,5月份生豬養殖場戶虧損面為9.7%,較4月份擴大了8.6個百分點,出欄肥豬價格已經跌破盈虧平衡點。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數據則顯示,生豬養殖成本在不斷攀升,其中自繁自養成本達到了18.73元/千克,而規模養殖企業每出欄一頭生豬,虧損達到600元。
“目前,有些養豬場戶由于擔心價格繼續下跌,出現了恐慌性出欄,對生豬市場形成踩踏效應,導致豬價下降得更快。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對南都記者表示,從全國范圍看,豬價變化地域差別不明顯,近期,全國各省份生豬價格基本均呈下跌趨勢,個別下跌時間較早、速度較快的省份,生豬價格有所反彈。
官方建議,生豬生產主體要適時有序出欄,加強飼養管理,“嚴守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‘生命線’,合理安排生產結構,利用價格下行期,加快淘汰低產母豬,更新產能,促進降本提質增效,提高市場競爭力。”
Copyright © 2015-2018 廣州力智農業有限公司 粵ICP備10039185號
網技術支持:健坤網絡
地址: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楓下村楓飛路368號
郵政編碼:510555